
了解天图律师事务所:www.guokekun.com
联系我们:0394-8392308 13839416880
近几年,企业以及企业家犯罪数以万计,在一些企业家锒铛入狱的同时,反而有一些企业家通过刑事合规幸运得以出罪,避免了刑事处罚,其中缘由都在于“刑事合规”。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活动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合法和非法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企业越轨行为以及行为带来的刑事风险也会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法对企业犯罪的规制从无到有,从单行刑法零星罪名到刑法总则分则的一体规定,企业犯罪的法网已经趋于严密,加上司法机关事后惩罚力度的强化,反映了对企业犯罪采取的是严密法网和加大惩治力度的传统犯罪治理模式。企业涉罪获刑,最直接的惩罚就是被判处罚金,企业财产受损。但这种财产上的负担可能只是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企业被定罪处刑以后,“污名化”带来的附随后果可能更严重。“企业在被追诉后,其面临财产、人员、准入资格多个方面的‘围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无异于直接‘出局’。企业是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的主体,如因刑事追诉而倒闭,其员工和上下游的商业合作伙伴作为无辜的第三人也因此受到牵连,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均有不利的影响。”实践中,不少获刑后的涉罪企业或者一蹶不振,或者直接倒闭宣告“死亡”。《2019-2020企业家刑事风险分析报告》显示:在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上传的刑事判决案例中,共检索出企业家犯罪案例2635件,企业家犯罪3278次。在3278次企业家犯罪中,性质明确的3265次。其中,国有企业家犯罪数为234次,约占企业家犯罪总数的7.14%;民营企业家犯罪数为3011次,约占企业家犯罪总数的91.85%;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家犯罪数为20次,约占企业家犯罪总数的0.61%。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家的风险最大,而且防不胜防,每一天都有将近10位企业家锒铛入狱。但是,以上仅仅是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案例,事实上,有更多的企业家通过刑辩律师的专业化辩护,在侦查阶段撤销案件、证据不足而搁置或者在审查起诉阶段不予起诉,除此之外,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这样算起来,实际上每年可能有万余位企业家涉嫌犯罪,锒铛入狱。同时,会计出纳、高管等企业人员的犯罪也不容小觑。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近些年来,企业人员挪用公款的案例层出不穷,涉案金额少则几十万,多则上亿元,多用于网络赌博等非法活动,难以追回,给企业带来了灭绝性的灾难,甚至一蹶不振。对于存在刑事风险的企业、企业家以及企业人员来说,明天和意外总是不知哪个先来,就2021年上半年来说,宏达股份实际控制人刘沧龙、三圣股份实际控制人潘先文、禾盛股份实际控制人张伟、福成股份李福成、中持股份实际控制人邵凯、华民股份实际控制人卢建之、花王股份实际控制人肖国强、宝利国际实际控制人周德洪等数十位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涉嫌刑事犯罪,被立案侦查,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法律的审判和遥遥无期的牢狱之灾,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家尚且逃不过牢狱之灾,更不用说涉嫌犯罪的中小企业家。黄光裕、王欣等名震一时的企业家也逃不过刑法的审判,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孙大午在凌晨1点睡梦中被特警抓捕、中澳控股集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县政府大楼电梯里被便衣带走,有些企业家在出差途中被抓、有些企业家在开会时被抓、甚至在领导视察企业时被抓,同样的案例数不胜数,笼罩在企业家上空的是一张疏而不漏的法网,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法网。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周口地区,周口市公安局川汇分局目前对周口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其界牌街拆迁项目及相关负责人有关涉嫌违法犯罪情况开展侦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是周口地区有名的企业,其负责人也是周口地区赫赫有名的企业家,但是一旦违规经营,触犯刑事法律,最终也逃不过法律的审判,遭受牢狱之灾。究其原因,就在于企业在初期资金不足的时候,没有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未重视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伴随着资本无序扩张的是刑事风险的慢慢加大,有很多企业家存在侥幸心理,知道自身存在刑事风险也不去解决或者不知如何去解决,过着经营一天是一天的日子,也有很多企业不知道自身存在刑事风险,最终导致企业涉案,企业人员锒铛入狱。同时,随着异地用警的不断增加,利用关系摆平当地警方就想着高枕无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只有专业的刑事辩护律师帮助企业合规合法,才能使企业名正言顺、高枕无忧。鉴于此,我们建议企业家在渡过了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之后,一定要进行合规体检,就类似于病毒的检测,只有检测出来问题之后才会更有针对性去解决问题,排除风险防患于未然;而如果检测中没有问题,也会让企业法人吃安稳饭、睡安稳觉。(一)而企业的体检又可以分为“定期体检”和“特定检查”,具体形式如下:“定期体检”是指企业在未受到任何刑事指控之前,聘请刑事辩护专业律师帮助企业及其高管进行相关调查,诊断法律风险,依法化解可能的刑事追诉,提出应对刑事调查的具体方案。律师同时会为企业提供一般性合规业务咨询,展开合规培训,发现企业章程、规范方面的法律漏洞,发现企业的经营或交易行为中的法律风险,在公司企业设立、投资、经营、交易等各个方面提出避免法律风险的建议,帮助企业重新建章立制,帮助企业创立合规部门并树立合规意识、培育合规文化等等。通过“定期体检”服务,律师可以帮助企业或企业家远离可能的刑事法律风险。很多企业家的经营就像是在悬崖边跳舞,而“刑事合规”则是给悬崖设置了防护栏,任凭企业家如何舞蹈,也无须担心掉落悬崖。企业特定刑事合规检查,是指在企业或企业家已经面临明显的刑事法律风险的情况下,刑事辩护专业律师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防范或避免法律风险的服务。或者是企业面临重大事项决策,聘请律师进行刑事合规审查。特定刑事合规检查的最终成果是一份刑事合规报告书,该报告书可以分为“律所及合规团队简介”、“委托事项介绍”、“委托人历史沿革”、“相关交易和经营活动”、“刑事法律风险诊断”、“化解刑事法律风险的建议”等主要部分,为客户提供一份较为完整的刑事合规调查和咨询建议。我国有效防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了高度防疫意识。有的国家可能政府高度重视,而群众放任自流;有的国家则是政府都不太重视,所以导致无法有效控制疫情。所以我们企业在构建合规体系的时候,应该适用我们国家成功经验,构建企业合规防疫意识。 首先,企业高层应树立合规经营的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企业家需要意识到企业经营是一个长跑,即使短期拥有较高的盈利,但盈利的同时如果带来较大的隐患,那么对于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负担。企业家可以没有法律知识,但不能没有法律意识。2019年以来,全国多个省的政府部门在大力提倡“千所进万企”的专项服务,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让常年法律顾问成为企业标配。此外,企业遇到重大事项,不仅要咨询常年法律顾问,而且要进行刑事合规论证。相较于企业内设的法律顾问,专业的刑辩律师具有更专业的知识和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次,逐渐树立企业的合规文化。企业应结合企业刑事体检发现的问题,建立起有效的合规体系,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制度建立和无效的合规培训,而是真正地把合规意识根植于企业高管和员工的心里。企业应根据内外部环境设定治理结构与原则,明确合规义务,开展合规风险评估,并对体系的运行进行持续的监督。最后,建立企业合规风险评估机制,并对合规部门进行赋权。有了合规体系还不够,我们很多的国企设立了较完整的合规体系,但是在实际经营中,还是有不少领导推行一言堂,内部监督机制缺位,从而最终使企业合规的权威性被削弱,甚至名存实亡。所以我们需要从制度上就树立合规的权威性,所以,只有当企业合规部门享有应有的权利,才会使得企业合规不至于流于形式,而成为企业发展真正的防火墙。我们国家防疫的成功经验还在于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正是医护人员的英勇精神和专业水平,帮助我们很多病人康复出院,恢复正常。而我们律师则类似于企业的医生,企业家在面对刑事风险之后应沉着应对,学会和律师一起进行事后救援。首先,企业家需要学会危机公关,这里的危机公关是区别于托关系、跑后门的那种不正当方式;而是指企业或者企业家,在面临被调查时如何通过合法的方式加以应对,并兼顾好刑事调查与企业的后续经营发展。其次,企业应聘请专业的刑事辩护律师全程跟踪服务,刑责与民责兼顾。企业家一旦面临刑事追究,在被判处自由刑的同时,往往会附加没收财产或者高额的罚金,这是企业家不能承受之重。所以,一旦涉刑,刑事民事须兼顾,专业刑民交叉业务的律师为最佳选择。《史记·鹖冠子》扁鹊曾言:“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这句话其实就很好地揭示了刑事风险防控的有效措施,最好的方法就是像扁鹊大哥一样在病情(风险)发作之前就发现并解决掉,其次是像扁鹊二哥一样在病情(风险)轻微的时候发现并解决掉,最后才是像扁鹊这样,在病人重症的时候,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治疗,这样对于医生而言,可以实现名气远扬,但是对于病人来说,是否能治好是一个问题,治好之后是否有后遗症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正如新冠病毒一样,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可能很快就恢复,但是一旦到晚期才被发现,即使病人被拯救回来,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刑事风险亦然,只有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 河南天图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团队是河南省优秀刑辩律师郭可坤领衔的专业刑事辩护团队,曾办理多起无罪和不诉的刑事案件,为助力周口市的高质量发展和法治化建设,天图刑辩团队愿意为周口市大中小企业提供最专业的法律服务,排查企业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让企业做到风险防控,刑事合规,特别是事前合规,达到防患于未然;事中合规,做到标本兼治;事后合规,让企业免予刑罚。